埃博拉最初是中部非洲国家刚果(金)(旧称扎伊尔)的一条河的名字。尽管以它命名的病毒在几十年时间里爆发过多次,但在非洲之外的地区,人们对此了解并不多,因此给这个病毒披上了种种神秘的色彩。
在电影中,我们会看到僵尸病毒肆掠的桥段。很多人都在猜想,在现实生活当中会不会真的存在所谓的“僵尸病毒”呢?埃博拉病毒的出现,正好满足了这种臆想。关于这种致命的病毒,有人就声称感染上该种病毒的患者会成为“僵尸”。那么,事实真的像传闻说的那般可怕吗?
埃博拉出血热(EHF)是由埃博拉病毒(Ebolavirus)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。这种疾病的潜伏期为2~21天,一般为5~12天。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、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,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、出血和多脏器损害。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,可达50%~90%。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,目前主要在乌干达、刚果、加蓬、苏丹、科特迪瓦、南非、几内亚、利比里亚、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。
患者急性起病,高热、畏寒、极度乏力、头痛、肌痛、咽痛、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。随后可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粘液便或血便、皮疹等表现。
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,如嗜睡、谵妄等症状。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,包括鼻、口腔、结膜、胃肠道、阴道、皮肤出血或咯血、血尿等,可出现低血压、休克等。可并发心肌炎、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。
但是,和一些常见的传染病相比,埃博拉病毒的传染性并非最强。根据统计,平均每个埃博拉患者感染人数是1~2个人。
埃博拉不会通过空气传播。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。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、分泌物、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。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,医护人员在治疗、护理病人、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,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,容易受到感染。
从埃博拉的传播渠道就可以看出,疫情期间,与患者或死者有密切接触的卫生工作者、家人以及其他人面临较高的感染风险。
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。这一点和当初SRAS在某些城市的爆发流行极为相似。因此,最需要注意感染的风险的是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。
来源:健康报网